飘天中文网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138章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犯病了?

第138章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犯病了?

作者:朝着阳光追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然而,刚过十分钟,就已经有来自燕京大学的老师来到这里。

    也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教授,只不过不是之前冬令营上见过的那两位了。

    据他介绍,自己姓彭。

    这位彭教授将对这半个月的微观生物进行授课。

    而且从下午到晚上一直是他的讲课时间。

    第二天早上,又换上了一位来自燕京理工大学的女教授,这位女教授则是负责理论知识中的宏观内容。

    因为教授的时间非常忙,就连过来授课也是百忙之中挤出时间过来的。

    所以这也就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主要是教授在讲台上面讲,他们四个人在下面认真听。

    可等他们想着课后去向教授们提问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早就已经离去。

    留下来细心指导他们那是根本不可能。

    当然他们对此也毫无怨言。

    两位教授与他们毫无关系,过来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

    又有谁能得到两位教授的无偿当面课程呢,而且是只有四个人的情况下。

    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但这就苦了他们四个学生了,完全就是填鸭式教育。

    反正我课程已经是讲完了,能不能理解就看你们自己了,颇有一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意思。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持续了整整五天,但他们依然没有周末的休息时间。

    因为五天过去之后,消失几天的李文东再度出现在他们面前。

    李文东会在周末对这星期学的内容,完全根据国际赛考试模式对他们进行知识掌握测试。

    周六,上午任由他们自由复习。

    下午,从一点钟开始,一直到五点多钟,这才终于测试完毕。

    还别说,理论题和国赛还真有些区别,虽然考试范围都差不多。

    但是理论试卷分为A和b两个部分。

    A部分的总分100分,考试内容就是正常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但是并没有标注哪个是多项,哪个是单选。

    b部分就比较有意思了,总分虽然只有80分,但是难度却比A部分高了不少,问题的复杂程度也高了许多。

    与此同时,题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不仅仅有了选择题,还有填空题,实验计算题甚至还有判断题。

    这样的改变带来的结果就是所有人几乎都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答题方式。

    虽然上午的时间可以用来放松一会,但是下午连续四个小时的持续作战,让他们是苦不堪言。

    这个时间真的比国赛时超出太久了,对参赛者的体力和毅力是极大的考验。

    五点二十分,答题时间到,他们的答题卡被收走。

    而他们也终于可以去吃个饭休息一下了。

    周末,李文东宣读四人的理论成绩,并进行排名宣读。

    排名处在最后一名的队员将公开进行一个不少于十分钟的口述反思总结。

    很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统计出来的分数与排名又发生了变化。

    第一名:陆时羡 143分

    第二名:王辅文 129分

    第三名:冯亚男 121分

    第四名:杨一航 119分

    前一二名依旧被陆时羡和王辅文所占据,只是第三名的位置直接易主,变成了冯亚男。

    而原来的第三名杨一航竟然被反超,直接成为吊车尾。

    于是在周日的下午,杨一航在众人面前进行了一个深刻的反思总结。

    所谓深刻就是他将脑子里所有能用上的理由,都说出来了,就是为了凑够十分钟。

    其中过程反正将杨一航折腾的够呛。

    能让一位保送燕大水木的生物竞赛国家队成员弄这个东西,估计这个经历将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

    于是他当天晚上就立下flag,在四剑客群里宣布了自己的目标。

    “你们都给我等着,下次考试我必定会崛起,绝不会再垫底。”

    当然,自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给他留这个机会。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第二次理论能力测试开始了。

    为了不当吊车尾这个“简单”的目标,特别是一向平淡的王辅文也一样开始暗暗较劲了,或许这个惩罚对他而言才是最痛苦的。

    于是四人皆是使出浑身解数开始考试。

    星期天,成绩和排名再度被宣布。

    经过上次的适应性训练,这次所有人的成绩都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成绩如下。

    第一名:陆时羡 164分

    第二名:王辅文 142分

    第三名:冯亚男 133分

    第四名:杨一航 132分

    当成绩被宣布的那一刻,杨一航简直要泪崩了。

    想当年他也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好不好。

    现在已经沦落到次次要当垫底的了。

    以至于就连李文东也落井下石地批评了他几句。

    “杨一航你怎么回事?之前冯亚男的成绩并不如你,可现在她已经超过你两次了,对此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杨一航已经要哭了,但他也只能继续深刻的进行自我检讨。

    晚上的时候,以至于他已经在群聊中成了调侃的对象。

    不出意外的话,这也应该也是他们在国内的最后一次完整的理论测试了。

    时间在几人身心俱疲的状态下一分一秒地过去。

    日子来到了6月1日。

    他们在华国植物协会2009年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日子。

    李文东给他们带来儿童节的问候和礼物:可以前往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了。

    四人几乎皆是对这个消息没有任何反应,因为已经快折磨的麻木了。

    只有杨一航神经质的傻笑了几声。

    于是立马引得其他三人迅速与他保持距离。

    “杨一航,你还好吧?千万不要看不开啊?”

    “是啊,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啊!”

    “你都还没有精神抖擞,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犯病了啊?”

    结果最后却收到了来自杨一航的宣战声。

    “你们才看不开,这次的实验操作,我一定要你们看一下什么叫做加藤圣手。”

    可惜他的雄心壮志的目标还没开始行动,就已经结束了。

    因为他们得到李文东的通知,理论操作并不进行测试,主要靠自己主动去练习从而熟练掌握,辅导老师只讲操作要点。

    不过实验环节也确实是这样,教一百遍不如自己亲手做一遍。

    于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杨一航眼泪都要掉下来。

    “天要亡我,我又奈何?”